你是不是也曾盯着屏幕上一堆纠缠不清的彩色线条,心里直犯嘀咕?“这玩意儿到底怎么看?为什么有人靠它赚钱,我却像个瞎子?” 别急,今天咱就来聊聊这如何看懂均线图的事儿,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,就是我这些年摸爬滚打下来的一些心得体会。
刚接触股票或者期货的时候,我对着那密密麻麻的K线和几根颜色各异的线,头都大了。那时候以为均线就是个简单的“平均数”,把过去几天的价格加起来除以天数,然后画出来。嗯,理论上是这么回事,但实际应用起来,哪有那么简单?你想想,股价每天都在变,这个“平均”代表什么?它反映的是一个趋势,一个价格在某个时间段内的“平均成本”或者“平均表现”。
我们最常用的,比如 5日均线,10日均线,20日均线,30日均线,60日均线,它们分别代表了近5天、10天、20天……价格的平均水平。数字越小,代表的时间周期越短,它就越“贴近”当前价格,对短期的价格波动更敏感;数字越大,代表的时间周期越长,它就越“平滑”,更能反映长期的趋势。这就像我们看一个人的体温,短时间内可能会因为感冒有点波动,但如果连续好多天都发烧,那肯定是有问题了。
关键在于,这些均线不是孤立存在的,它们互相之间会发生关系。价格在均线之上还是之下?均线是向上还是向下倾斜?不同周期的均线是“多头排列”还是“空头排列”?这些才是真正需要我们去琢磨的。
说到排列,这就是如何看懂均线图里头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了。最经典的,也是很多人一开始接触的就是“多头排列”和“空头排列”。
多头排列,简单说就是短期均线在短期均线之上,中期均线在中期均线之上,长期均线又在最上面,形成一个由短期到长期,依次向上“抬高”的阶梯状。比如,5日线在10日线上,10日线在20日线上,20日线在30日线上,30日线在60日线上,并且它们都是向上倾斜的。这种情况,通常意味着市场处于上涨趋势,价格有继续走高的可能。我记得有一次,某个能源股,连续几个月都是典型的多头排列,股价也一路攀升,那时候跟着买进,确实也吃到了不少肉。那种感觉,就像是在平稳上升的电梯里,你不用使劲,就能达到想去的高度。
反过来,空头排列就是短期、中期、长期均线依次向下,形成一个向下“下坡”。例如,5日线在10日线之下,10日线在20日线之下,以此类推,并且都在向下倾斜。这通常预示着市场处于下跌趋势,价格有继续下行的风险。当然,空头排列也不意味着它会一直跌下去,总会有反弹,但大趋势上,做空或者观望是比较稳妥的选择。
但这里有个坑,很多人看到均线排列就直接冲进去,却忽略了价格本身和均线的位置。比如,均线虽然是多头排列,但价格已经远离了所有的均线,在高位盘整,这时候再追涨,风险就很大了。反之,空头排列,但价格已经跌了很多,并且在某个均线附近得到支撑,出现了企稳的迹象,这时候强行做空,也可能被套。
除了排列,均线之间的“交叉”也是我们分析价格走势的重要依据。最常见的就是短期均线向上突破长期均线,这通常被认为是买入信号,叫做“金叉”;而短期均线向下击穿长期均线,则被认为是卖出信号,叫做“死叉”。
比如,5日线向上穿过20日线,或者10日线向上穿过60日线。这些交叉点,往往是价格趋势发生变化的重要拐点。我之前操作一只小盘股,在一次5日线和20日线的“金叉”之后,股价就开启了一波不小的上涨。当时那个场景,股价在低位震荡了很久,突然有一天,那根黄色的5日线像个小爬虫一样,一点点向上挪,最终“骑”在了那根蓝色的20日线上,那一刻,我感觉像是看到了希望。
反过来,“死叉”也同样重要。当短期均线向下穿过长期均线,尤其是长期均线本身还在下行的时候,就要警惕了。我有个朋友,就是没太注意60日线向下穿破120日线这个“死叉”,结果被套在了一个高位,等反应过来的时候,已经亏了不少。事后他才说,当时忙着看K线,忘了关注均线之间的联动了。
但是,要记住,均线交叉只是一个“预警”信号,不是绝对的买卖指令。我们经常会遇到“假金叉”或者“假死叉”,也就是说,交叉之后价格并没有按照预期的方向继续发展,而是很快就反转了。这时候,就得结合其他的技术指标,比如成交量、K线形态,甚至一些基本面信息来综合判断了。
均线不仅仅是趋势的指示器,在实际操作中,它们还可以充当价格的“支撑位”或“压力位”。
当价格在上涨过程中,如果回调到某根均线附近就停止下跌,并且重新向上反弹,那么这根均线就可能是一个支撑位。比如,股价涨到一定程度,跌下来碰到5日线或者10日线,又稳住了,这时候就可以考虑在均线附近进行短线操作。我之前看到很多成功的短线交易者,就是特别喜欢在价格回调到关键均线(比如20日线或30日线)的时候介入。
反过来,当价格在下跌过程中,如果反弹到某根均线就遇到阻力,并且掉头向下,那么这根均线就可能是一个压力位。这时候,如果价格碰到了比如60日线,就开始下跌,那么60日线就起到了压力作用。我记得我还在摸索阶段的时候,有一次看到一只股票,价格一直上不去,总是在60日线这里被压制,每次反弹到那里就掉下来,我就想着,这60日线是个坎,得等它真正站稳了再说。
这里有个窍门,不同的均线,它的支撑或压力作用的“强度”是不一样的。通常来说,周期越长的均线,它的支撑或压力作用就越强。比如,60日线或者120日线的支撑或压力,会比5日线或10日线更可靠一些。但是,一旦价格突破了长周期的均线,那通常意味着趋势可能要发生更重大的改变。
所以,如何看懂均线图,归根结底,是要学会将不同的均线组合起来看,形成一个更立体的价格图景。单一的均线信号,往往不够可靠。
比如说,我们可能会用到“均线粘合”的形态。当几根不同周期的均线靠得很近,几乎缠绕在一起,这通常表示市场正在蓄积力量,即将选择一个方向。一旦价格放量突破了这些粘合的均线,往往会迎来一波比较凌厉的行情。我记得我关注过一家科技公司的股票,在它上市初期,股价一直在一个小区间内波动,5日、10日、20日均线就经常缠绕在一起。直到有一天,它发布了一个重大利好消息,股价突然向上突破,并且所有均线都跟着往上走,那时候我就知道,机会来了。
还有一种常见的用法是“均线多空通道”。比如,用20日均线作为趋势的判断线,价格在20日线上运行,就偏向多头;价格在20日线下运行,就偏向空头。再结合其他均线,比如用30日均线和60日均线形成一个“通道”,价格在通道上轨附近运行,就是强势;在通道下轨附近运行,就是弱势。这种方法,对我们判断市场的大方向和潜在的风险非常有帮助。
当然,也并不是说用了均线就一定能赚钱。我刚开始的时候,也尝试过只看均线的金叉死叉去操作,结果没少吃亏。有一次,我看到一支股票的5日线死叉了10日线,我就赶紧卖了,结果第二天它又涨回去了,把我卖出的点位又给收复了。后来才明白,均线它是有滞后性的,它反映的是过去一段时间的平均价格,并不能完全预测未来的价格。所以,在使用均线的同时,也得结合成交量、K线形态,以及市场整体情绪等多方面因素来综合判断,才能提高胜率。
总而言之,如何看懂均线图,需要一个不断学习和实践的过程。别把它当成是什么神秘的“圣经”,它只是一个工具,一个帮助我们理解市场价格趋势的工具。多看、多练、多总结,慢慢你就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交易节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