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为什么要去挂牌新三板?——一个过来人的碎碎念

海康威视股票2025-07-31 10:16:12

我们为什么要去挂牌新三板?——一个过来人的碎碎念_https://qh.lansai.wang_海康威视股票_第1张

聊到为什么要挂牌新三板,总觉得很多人不是太明白,或者说,被一些表面的东西迷花了眼。不是为了“转板上市”这个遥不可及的目标,也不是觉得挂牌本身有什么神仙光环。说白了,很多时候,它解决的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,那些急需却又不容易直接解决的“痛点”。

新三板,不止是“敲门砖”

我接触过不少准备挂牌或刚挂牌的企业,他们的诉求五花八门。有的是老板觉得“公司大了,得规范”,得有个更正式的牌子,好像这样才能显得“够格”。也有的,是投资人催着,说“挂了新三板,估值好谈,融资也方便”。但我觉得,这些都不是最核心的。如果仅仅是为了这些,那投入的时间、人力、财力,可能就不太值当了。

在我看来,新三板最实在的好处,其实在于它能 强制性地 让一家企业完成一次“脱胎换骨”式的梳理。你想想,要挂牌,得有清晰的股权结构,得完善的财务制度,得规范的法人治理。这些东西,很多初创公司,或者说快速成长的企业,往往是“能跑就行”,细节上其实是乱糟糟的。新三板挂牌的过程,就是一次把这些“乱麻”一点点解开、理顺的机会。

举个例子,我们之前辅导过一家做智能硬件的公司,老板技术出身,业务能力很强,公司发展也很快。但就是股权搞不清,早期几个合伙人的股份怎么分的,后期进来的早期员工激励怎么给,都模模糊糊的。挂牌前,券商和律所过来,光是股权梳理就花了快两个月,把各种历史协议、口头约定都得掰扯清楚,最终形成一个清晰的股权架构。这过程虽然痛苦,但过后老板自己都说,心里踏实多了,以后再发展、再融资,都有个明确的底子。

融资的“小池塘”与“大江海”

当然,说到底,很多企业挂牌新三板,就是为了融资。这一点毋庸置疑。但是,得把“融资”这个词拆开来看。新三板提供的融资渠道,和主板、创业板那种“万众瞩目”的IPO肯定不一样。它更像是一个“区域性的市场”,或者说,一个“专业投资者”的小池塘。

在这里,你能接触到的,更多是专业的PE、VC,或者一些有特定产业布局的上市公司。他们对企业的了解更深入,也更看重企业的内在价值和增长潜力。虽然可能单次融资金额不像主板那样动辄几个亿、几十个亿,但它的融资频率相对更高,方式也更多样。比如,对接一些专注于新三板的基金,或者通过定向增发引进战略投资。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,这种“小步快跑”式的融资,比一次性就想着“大满贯”要来得实际。

我们公司,曾经就通过新三板定增,引入了一家在供应链上有优势的上市公司,不仅拿到了资金,更重要的是,他们通过自己的渠道,帮我们拓展了新的销售市场。这远比单纯拿到钱要更有价值。而且,挂牌后,我们的一些产品,在一些地方政府的采购项目里,也因为“规范上市企业”的身份,获得了额外的加分项,这在早期拓展业务时,确实起到了不小的作用。

品牌与信用的“硬通货”

聊完融资,还有个特别重要的点,就是品牌和信用。虽然很多人觉得新三板的知名度不如主板,但你想想,能够过会挂牌的企业,都是经过层层审核的,背后有券商、律所、会计师事务所这些专业机构的“背书”。这本身就是一种信用。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,这就像是获得了一张“国家级”的通行证。

我记得有一次,我们公司要去和一个大型国企谈合作,对方对我们的资质、实力都有疑虑。当时我们刚刚挂牌新三板没多久,就主动提到了这个事情。对方去我们公司信息披露的website(这里不方便透露具体名称和地址,但大家查一下就知道,信息披露非常透明)查了相关公告,又在全国股转系统的平台上核实了我们的情况。那次合作,新三板的身份,确实起到了很大的“定心丸”作用,他们觉得,我们是一家“摆在明面上”的公司,不至于太坑。

而且,挂牌新三板,意味着你的信息披露是公开透明的,这对于吸引人才,尤其是高端人才,也是一个加分项。很多优秀的职业经理人,在选择一家公司时,会看这家公司的规范程度、发展前景,以及他的“牌子”。一个挂牌公司,至少说明它有规范的治理结构,这会让他们觉得,在这里工作,未来发展的天花板会更高一些。

股东结构的优化与退出通道

再者,早期创业,股权很容易集中在少数创始人手里。随着公司发展,如果想引进新的外部投资,或者给早期员工期权激励,股东结构就会变得复杂。新三板提供了一个相对便捷的平台,让你能够对股权进行更精细化的设计和调整。

更重要的是,对于早期的投资人,或者说,那些在公司最困难时期投进来的朋友,新三板提供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退出通道。虽然不像主板那样交易活跃,但相对于完全不流通的股权,新三板的协议转让、竞价转让,都给了投资者一定的流动性。我们有个案例,一个投资人,他在公司刚起步的时候投了几十万,后来虽然公司没到主板上市,但通过新三板的几次交易,他已经把本金和几倍的收益都退出来了。这对于鼓励早期投资,是非常关键的。

当然,也有一些公司挂牌后,发现交易不活跃,流动性很差,导致很多想退出的股东没办法顺利退出。这确实是新三板存在的一个现实问题。所以,在决定挂牌之前,一定要把这些潜在的风险都考虑清楚,并且要有相应的预案。

合规与治理的“成人礼”

最后,我想说的是,为什么要挂牌新三板,很大程度上也是企业进行一次“合规与治理的成人礼”。很多企业,尤其是互联网、科技类的公司,在野蛮生长阶段,可能会忽略很多合规上的细节。比如数据安全、知识产权保护、劳动合同规范等等。

新三板挂牌的过程,本身就是一次对这些方面的全面体检。券商、律所、会所都会在这方面提出要求。虽然初期可能会觉得麻烦,甚至有些企业会想办法“规避”一些要求。但从长远来看,这是一个让企业变得更健康、更可持续发展的过程。一个合规的企业,才能走得更远。

我见过一些公司,因为早期在数据合规方面做得不够好,结果在后续融资时,被对方抓住小辫子,导致估值打了折扣,甚至项目黄了。这种教训是惨痛的。新三板挂牌,就是把这些可能存在的“雷”提前排掉。它不是目的,而是手段,是让你未来在更高层次的资本市场竞争中,能够有更扎实的基础。

总而言之,为什么要挂牌新三板,它不是一个简单的“能不能上”的问题,而是一个“值不值得”的问题。值不值得投入资源去规范管理?值不值得获得一个更公开透明的平台?值不值得为未来的融资、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?我想,对于很多有 ambition 的企业来说,答案是肯定的。但选择去哪里,以何种方式,则需要结合自身情况,慎重考量。